小儿内科
首页 -> 小儿内科
小儿内科

科室简介

1952年创建河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保定)。病床20张。

1958年改称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石家庄)。病床50张。

文化大革命期间,成立综合连队,儿科单独建制取消。

1972年恢复儿科建制,病床65张。医师20人,护士25人。承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工作。

1980年儿科进入医、教、研全面建设时期。在传统儿科的基础上,分出了新生儿、血液病、肾脏病等专业。完成了新生儿(RH)溶血症的换血疗法。

1989年河北医学院增设儿科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挂靠在儿科。共招生九届,毕业390人。

1997年迁入新病房大楼,儿科设两个病区,病床70张。分为:新生儿专业、血液专业、呼吸专业、肾脏专业、神经专业。

2003年儿科建立急救专业和小儿营养发育专业。

2003年与肝胆外科合作,为一名肝豆状核变性患儿实施了活体部分肝移植手术。

2005年12月医院新门诊楼启用,儿科实行专业门诊制度。除儿科常见病、多发病门诊外,设立新生儿、呼吸、血液、肾脏、神经、营养生长发育等专业门诊。

2006年建立小儿心血管专业。肾脏专业拓展为肾脏及免疫风湿专业。神经专业拓展为神经、精神及康复专业。

2012年建立,小儿消化及感染专业。

儿科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在儿科主任张会丰的带领下,依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总体优势综合实力,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综合医院儿科。

医院专科建设规划:根据儿科学的特点,把握儿科学的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儿科各个亚专业,其中包括新生儿专业、肾脏及免疫风湿专业、血液专业、呼吸专业、神经专业、心血管专业、消化专业、内分泌及儿童保健专业。科室制定了提高自身素质,带动全省儿科重学发展的规划,全面提高河北省在危重症医学领域的整体水平。遵循“患儿为中心,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倡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建立多层次、多样化、规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扶持政策:医科大学及医院领导十分重视儿科学专科的建设,在医疗设备购买、人员外出学习、奖金分配政策、人员分配、职称晋升等都给予大力扶持。相继购买多台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晕厥诊断仪器、24小时脑电图、视频脑电图、纤维支气管镜、多参数监护仪、复苏仪、床旁血液净化机、等设备用于儿科病例的诊断及治疗。使综合性医院儿科不但没有萎缩,反而不断壮大。

专科规模:儿科现包括新生儿专业、肾脏及免疫风湿专业、血液专业、呼吸专业、神经专业、心血管专业、消化专业、内分泌及儿童保健专业等亚专业。均为独立单元设置,总床位300余张。

支撑条件: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急救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影像学、检验学、核医学等科室设备先进,技术优良为儿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呼吸机、监护仪、中央监护系统及其他抢救设施,床旁B超,X线、纤维支气管镜、床旁脑电图等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技术项目需要。

科室管理: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依法执业,落实医疗核心制度;遵守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各级人员职责明确,团队精神强,医德医风优良;注重科室文化建设;重大医疗项目群策群力。

近3年科室获政府、医院专业立项及资金投入情况及完成卫生部指定工作情况:近三年获得河北省卫生厅及河北医科大学等批准的科研项目10余项,累计资金几十万元,并获得多项科技奖励,发表多篇核心期刊及SCI文章,获得专利一项。承担河北医科大学教学任务,承办多项省级以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15年通过首批国家级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已形成完整的培养方案和考核体系,为本科生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新的途径。

技术团队整体实力的说明

科室于1952年创建,即河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保定);

1958年迁至石家庄市,改称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1980在传统儿科的基础上,分出了新生儿、血液病、肾脏病等专业;

1997年设两个病区,2005儿科实行专业门诊制度。除儿科常见病、多发病门诊外,设立新生儿、呼吸、血液、肾脏、神经、营养生长发育等专业门诊;

2006年建立小儿心血管专业,肾脏专业拓展为肾脏及免疫风湿专业,神经专业拓展为神经、精神及康复专业;

2012年建立小儿消化及感染专业。

目前,科室共6个病区,病床337张。医师66人,其中医师35岁以下33人,35-50岁24人,60岁以上9人,正高级22人,副高级11人,中级14人,初级19人,博士毕业11人,硕士毕业4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百余名。

科室人才济济,亚专业齐全,梯队完善,设备精良,专业技术力量雄厚。

新生儿专业: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的重点发展专科,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规范化的操作方案和密切配合的团队为一体的一个整合系统。目前共有医师10人,包括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及住院医师2人。本专业组沿袭教学医院传统,始终遵循以医疗为基础,以科研提高医疗和教学水平的良性发展原则,在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担负着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及进修生等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

依托综合医院和综合儿科实力,坚持跨学科协作,与科室内其他专业及产科、小儿外科、眼科等专业通力合作,资源共享,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危重症患儿产前产后及术前术后管理模式,保证了持续发展,逐渐形成我院新生儿医学专业的学术特色。

新生儿病房布局合理,具有独立的NICU、早产儿室、感染病房以及隔离病房,处置室、治疗室、配奶室和器械消毒室。以每个婴儿床和暖箱为独立单元,每床配备完善的电、气、负压吸引等接口。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能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基本监护,配备足够数量的新生儿专用无创、有创及高频呼吸机,经鼻高流量治疗仪,T-组合治疗仪、NO吸入检测治疗仪、冷光源蓝光治疗设备,并有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微量血糖测定仪、床旁血气分析仪以及超敏CRP检测仪等。我专业开展多项新技术,如小胎龄、小体重早产儿抢救、重症患儿脏器功能支持、重症窒息儿救治、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经气管内预防性和治疗性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肠外营养、蓝光治疗,交换输血、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识别与干预、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技术、脐静脉插管(UVC)、PICC静脉置管技术、多种模式的机械通气(包括高频震荡辅助通气技术)、脑瘫儿童的康复评定和训练、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同时整合资源,开展了床旁X线、头颅超声、腹部超声、心脏超声、脑电图等检查。

此外,与我院小儿外科合作,负责患儿围手术期生命支持等,每年成功治疗各种先天性畸形,肿瘤患儿数十例。同时对住院患儿进行全方位随访和干预,这些患儿出院后纳入到儿童保健随访监测系统,在个体化生存质量管理模式中进行系统的管理、随访及早期干预,最低限度降低危重儿远期智力和运动发育异常的程度。近几年来,已成功救治数百例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其中救治成功最小孕周为27周,最小体重650g。

儿科血液肿瘤专业: 儿科血液肿瘤专业是于上世纪70年代省内最早一批建立专业组。在40余年的几代儿科血液专业医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床位78张,有硕士生导师2名,医学博士2名,主任医师2名,副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

与成人血液科成立河北省血友病治疗中心,担负着全省血友病患儿的随访及合理化治疗。

与小儿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开展儿童恶性肿瘤多学科规范化联合治疗。

是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华慈善总会注册随访科室。

我科血液肿瘤专业年收治各种血液肿瘤患儿2000余人次,治疗危重症疑难血液肿瘤疾病800余人次。山西、山东、河南等临界省份部分患儿也来我院就诊。

我科开展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ATG联合免疫治疗;开展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及自体移植,目前也是可开展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科室。

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301医院和天津血研所合作开展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多家儿童血液中心合作进行CCCG—ALL 2015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观察。

本专业注重科研创新,与美国西雅图的Fred Hutch肿瘤研究中心专家共同合作开展CAR-T技术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临床研究。

儿科急救专业组:儿科危重症专业建设于2003年,2013年迁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医院对于重点专科建设,给予相应配套支持政策,医疗器械采购,人才培养方面给予倾斜。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适合本院特色的PICU管理规范。现设有封闭管理床单位10张,周转普通床位12张。目前包括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3名。其中博士1名,其余7人均为硕士研究生毕业。患儿数量稳定,病种结构合理。

有多项代表性技术:

(1)机械通气在儿童期急危重症的应用;

(2)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婴幼儿急危重症的应用;

(3)脓毒症患儿的三小时及六小时的捆绑治疗;

(4)危重症患儿的血液动力学监测;

(5)床旁纤维支气管镜;

(6)动态脑电图评估儿童期危重症的脑功能;

(7)床旁心脏彩超监测危重症患儿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8)儿童期急危重症的转运。

每年举办数次班训班推广技术、进行学术交流。

儿科心血管专业:始建于2006年,是河北省最早建立的儿科心血管病专业。十几年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心血管专业一直是河北省儿科心血管专业医疗、教学、科研的学科带头单位和研究生重点培养基地,在华北地区享有盛誉。

目前,该专业已经形成了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完善的学科梯队和优秀的人才储备。现有医师4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人,均具有硕士学位,组成了心血管病医师队伍,能够处置各种高危复杂儿科心血管疾病,并积极参与外院复杂疑难病例的会诊工作。

专业组内配有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临时起搏器、除颤仪、直立倾斜试验床等先进设备,积极开展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心包穿刺及直立倾斜试验等技术,解决儿童各种心血管疾病危重症疾病。

儿科呼吸专业组:儿科呼吸专业组成立已近20年,拥有一支专业的医师队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均为硕士研究生,阶梯队伍建设合理。设有"儿科哮喘门诊",在哮喘门诊建立档案并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哮喘患儿,开展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为患儿提供了极大方便。

目前已拥有纤维支气管镜2条,具备操作资质的医师2名,已能熟练完成支气管镜的操作及呼吸系统特殊疾病的诊治,并准备开展支气管镜的镜下介入治疗。肺功能仪即将安装到位,届时将开展小年龄组患儿的肺功能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儿科呼吸专业拥有省级科研课题,并获得相应奖项,多位医师在儿科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小儿神经与精神专业: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小儿神经专业拥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硕士生导师2名,学科梯队结构合理,已初步建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现代化综合诊治体系。在科研、教学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信誉和知名度。

2013年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成立以来,通过GCP知识的培训,积极配合药理基地,正在完成了两项四期药物临床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药物临床研究经验,为今后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基础。

目前拥有神经专科病房60张病床、神经专业门诊、视频脑电图室、智力测验室等,我院具备有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脑血流图、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视觉脑干诱发电位、肌电图室、螺旋CT、核磁共振等设备,并有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指数及寡克隆带测定、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测定、神经肌肉活检术等项目,为临床工作提供了诊断依据和治疗手段。

儿童肾脏、免疫风湿专业:我专业的创始人是河北省著名儿科肾脏专家耿佩琛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全国儿科中首批分出儿童肾脏专业的科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传承,在肾脏专业的基础上分别建设肾脏及免疫风湿专业。目前本专业作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的委员单位和中国医师学会儿科分会风湿免疫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单位,已经发展成为基础扎实,梯队健全,整体实力强,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专科。

目前有研究生导师4名,医学博士学位者3名。在肾病综合症、紫癜肾以及血尿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自98年以来开展经皮肾穿刺诊断疑难性肾脏疾病,使肾脏疾病的诊治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对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 2004年5月1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营养生长发育门诊正式开诊。至2017年元旦前后,登记在册有关儿童内分泌疾病有效档案数男童5621例,女童6180例。2016年4月份于河北省率先建立了儿科营养生长发育及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门诊和专科病房,扭转了过去这类疾病都要到北京就诊的局面。在世界糖尿病协会统一领导下,成为全国的35个儿童糖尿病诊断治疗中心之一。

儿科消化和感染专业组:儿科消化专业建立于2012年,经过5年的努力,目前已拥有床位20张,拥有高级职称专家2名,硕士生导师1名,肩负儿科消化医疗、中英文教学、科研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等重要任务。实行专科化垂直管理(门诊-专科病房-出院病人专科门诊随访),致力于提高儿童消化道常见、罕见、以及疑难疾病的综合诊治能力和规范化管理。实行临床与科研并重,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5年来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获河北省医学科技二等奖一项,获得新型实用专利一项,获河北省重点科技研究计划基金一项。重视开展多中心研究,目前合作横向课题一项,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每周定期专业门诊,已在院内外逐渐形成良好的口碑,慕名求诊的消化专科病例数逐渐上升。

儿童保健、发育行为及语言心理健康专业:我院儿科儿童保健、发育行为及语言心理健康专业成立于2015年,是一个相对较新成立的专业。目前本专业有主任医师一名,住院医师一名,主管护师两名。包括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名,专业负责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康复治疗师一名,专业指导发育迟缓儿童的肢体康复训练,语言训练师一名,专业负责指导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患儿的语言、言语训练。

我科室高度重视开展多中心研究,近年来,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获河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一项,获得新型实用专利一项,获河北省重点科技研究计划基金一项。目前合作横向课题一项,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版权所有 @ 201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冀ICP备13012181-2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51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  邮编:050000  总机:0311-66002999  邮箱:pub@hb2h.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方卫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