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患者版
河北省高压氧舱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

河北省高压氧舱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简介

河北省高压氧舱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成立于2003年4月,质控中心挂靠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药政处领导下,负责培养医用高压氧舱从业人员,指导、监督高压氧医疗质量管理,构建省级高压氧质量控制网络,实现河北省高压氧质量整体水平提升。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按照国家相关部门及上级的标准规定和要求,制定和修订高压氧质量标准、操作规范、考核标准及评估方法,并组织实施。

2.及时传达、组织落实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及任务。

3.负责承办高压氧舱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检查、评估和培训等工作。

4.定期调研全省高压氧舱及从业人员现状,针对我省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并拟定高压氧质量控制阶段性目标。

5.定期与河北省锅检院专家一起深入医疗机构,进行高压氧业务指导、质量监督、考核和评估。

6.定期组织举办全省高压氧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或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提高我省高压氧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医疗安全。

7.协助河北省卫健委组建、管理河北省医疗机构高压氧质量管理控制网络。

8.为全省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业务技术咨询。

9.指导各市高压氧质量控制中心开展工作。

10.制定我省高压氧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规划,进行年度工作计划及质控方案的实施和总结。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高压氧科创建于1992年10月。购置二舱四门YC3200-20VII型氧舱一台,以空气为介质加压,吸医用氧。自1992年至2003年3月共开舱8000余次,收治病人1万余人,治疗病人10万多人次,其中急救各种危重急病患者1000多人次,治疗病种达百余种。2003年3月因医院建设门诊大楼占地,高压氧治疗室暂时停诊。2005年引进豪华大型三舱七门YC3200-22VII型氧舱,2005-2007年安装调试、制氧站建设等。2008年2月正式开始高压氧治疗,至今接诊患者近2万人,开舱近万次,治疗患者6万余人次,其中危急重症患者近2万。高压氧科最初工作人员只有3人:医师1人,护士2人;1993-1996年先后调入医师1名,技术人员1名;2005-2006年又增加医师1名,护士2名;2008年-2009年先后退休医师1名,护士1名;2003-2007年期间,由于氧舱处于建设中,工作人员5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技师1名)主要承担我院发热门诊的工作。2008年恢复高压氧正常工作,随着学科发展,服务范围逐渐拓宽,2014年4月增加了早期和重症康复工作内容,原高压氧科更名为康复医学二科。现科室工作人员共8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护师1名,技师2名,治疗师2名。科室特色为危急重症的高压氧治疗,植物状态的促醒,脑卒中、脑外伤患者的床边早期康复治疗,心肺康复、吞咽康复、认知康复、肾脏康复、骨科康复、儿童康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的综合康复治疗等。

本中心在卫健委领导下,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大力支持下,带领全省高压氧从业人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保障高压氧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学科发展,提高服务水平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近10年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1. 2010年8月李红玲负责书写了我省首部医用高压氧质量管理与控制手册。

2.2010年9月李红玲作为河北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委,在河北省医学会支持下,牵头成立了我省首届医用高压氧学组。

3.2011年省卫计委对所有申报单位按照基地标准和条件进行评比后,确立我院为首个河北省高压氧培训基地挂靠单位。

4.质控中心2012年建立QQ群(目前群成员490人),2014年建立微信群(目前群成员456人),每年利用这2个平台为全省高压氧从业人员提供义务服务(医疗、氧舱管理、规范、流程等)上百次。

5.2016年5月15日由北京朝阳医院高春锦教授(历任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主任)牵头,在北京医学会、天津市医学会、廊坊市医学会配合下,成立了京津冀高压氧医学合作中心,旨在充分发挥各地特长,优势互补,为百姓更好服务,促进学科发展。李红玲作为河北代表应邀出席会议,并成为首届京津冀高压氧医学合作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之后每年6月份最后一周三地同时举办义诊活动,并深入基层讲授高压氧知识,指导专业技术,督促安全管理。

6.质控中心每年培训新上岗的高压氧从业人员数十人。

7.质控中心每2年举办国家级或省级高压氧新技术学习班1次(2009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每次参会代表均达200余人。

8.推荐我省高压氧从业人员参加全国潜水及高气压临床高压氧专业委员会任职,并每年组织人员参加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及高气压临床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学术会议,开阔眼界,提高专业水平。

9.2008年和2018年在卫健委支持下,质控中心2次对我省高压氧舱数量、维护情况,从业人员资质、数量,医疗服务病种等进行了调查,为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提高我省高压氧质量提供资料。

10.2018年李红玲受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托负责编写“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专家共识”和“脊髓损伤高压氧治疗专家共识”。

11.为加强质控中心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和医疗质量,中心安排医师、护士和技师去上海、北京学习高压氧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以及高压氧舱维护、保养技能,以开阔眼界,了解全国高压氧开展状况,更好地行使职责。

12.利用学科特点(康复与高压氧相结合)在临床上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院内多学科合作开展了早期、重症及床边早期康复。在进行康复护理、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学教学时大力宣传高压氧基本知识,弥补医学教育中的欠缺。将两个学科紧密结合,不仅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而且多次在国际会议和全国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引领示范作用得到认可和瞩目。

13.近10年发表文章28篇,出版著作20部,培养研究生16人,科研立项4项,获奖4项。

1、 李红玲,袁正华,赵然,岳崴,王马奎.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性肢体瘫痪.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3):280-282.

2、 李红玲,徐凌娇.H反射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中的应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3):278-280.

3、 李红玲,房金勇,薛新萍.事件相关电位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7):551-553.

4、 薛新萍,张会萍,李红玲,等.高压氧治疗冠脉搭桥术后17小时大面积脑梗死伴胸腔活动性出血一例.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18(4):314-315.

5、 李红玲,刘艳萍,张会萍.脑出血的高压氧治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25(9):909-912.

6、 李红玲,徐凌娇,潘拴珍,王淑英.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H反射的特征表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1):1051-1055.

7、 李红玲,徐凌娇,岳崴,刘春辉,潘拴珍,王淑英.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H反射的特征表现及分析.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44-48.

8、 李红玲,周顺林,李红霞,吴丽君,李庆军,宋英杰,申园,赵琳,胡秋生.工伤康复人员抑郁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2):150-153.

9、 李红玲,房金勇,纪庆红,陈玉燕.高压氧预处理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围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3):211-215.

10、 李红玲,周顺林,胡秋生.我国的工伤康复现状.中国康复,2012,27(1):71-72.

11、 李红玲,周顺林,吴丽君,李庆军,李红霞,宋英杰,申园,石新棉,胡秋生.工伤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7):501-504.

12、 李红玲,房金勇,陈玉燕.高压氧及其在神经疾病治疗方面的进展.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10):788-790.

13、 房金勇,李红玲,纪庆红,陈玉燕.高压氧对两种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模型出血灶周围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1):987-992.

14、 李红玲,薛新萍,牛蕾蕾,张会萍.高压氧治疗环境对舱内人员血压和脉搏的影响.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2):167-171.

15、 陈玉燕,李红玲,牛蕾蕾,张会萍.不同压力高压氧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围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5):413-417.

16、 李红玲.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进展.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5):414-416.

17、 李红玲,赵龙.持续植物状态及其高压氧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1):906-908.

18、 李红玲,张会萍,牛蕾蕾.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远期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4):367-369.

19、 牛蕾蕾.李红玲.陈玉燕.赵 龙.不同介入时间高压氧治疗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围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9):810-815.

20、 李红玲,马维.高压氧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0):999-1002

21、 房金勇.李红玲.李光雷.王利春. Effect of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on per-hemorrhagic focal edema aquporin-4 expression.Exp Ther Med, 2015,10(2):699-704.

(影响因子2015年1.28,2016年1.26)

22、 曹惠芳.李红玲,张玉淼,刘敏,岳威,吴冰洁,郭非.抗痉挛治疗仪在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中的作用.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24(5):281-284.

23、 赵 龙.李红玲.赵艳颖.陈玉燕.不同吸氧时间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AQP4和SOD表达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1):1213-1218.

24、 何晓霞,李红玲.小儿脑瘫流涎的康复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7,39(10):797-800.

25、 王晶,李红玲,赵龙,池林.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AQP4和SOD表达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1):29-35.

26、 池林,李红玲.经颅直流电刺激及其在脑损伤中的应用.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8,40 (5):385-388.

27、 池林,李红玲,赵龙,庞亚涛.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意识障碍患者恢复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8,40 (9):652-656.

28、 何晓霞,李红玲.口腔游戏结合常规训练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疗效观察.中国康复,2018,33(5):397-398.

1、参编《康复医学》,2010年5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主编《脑卒中康复》2011年8月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3、 主编《颅脑损伤康复》2012年6月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4、 参编《内脏病治疗学》2012年5月人卫出版社出版。

5、 参编《康复医学》2013年2月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6、参译Nathan Zasler教授主编,励建安主译的《脑外伤医学-原理与实践》2013年2月人民军医出版社。

7、参译. Delisa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3年6月第一版。

8、主编《脊髓损伤康复》2013年6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9、参编戴红、姜贵云主编《康复医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三版.2013.

10、参编燕铁斌主编的《物理治疗学及习题集》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

11、参编燕铁斌主编《康复医学前沿》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年1月.北京。

12、主编《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2014年10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13、参编《康复护理学》2014年10月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

14、副主编《康复护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8第一版。

15、参编《康复科医生手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1。

16、审阅《从零开始:脑外伤及其他严重脑损伤后的早期康复治疗》华夏出版社,2017年8月第一版。

17、参编《物理治疗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

18、参编《物理治疗学实训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第2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307千字。

19、参编《物理治疗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第3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

20、参编中华医学会编著,岳寿伟,何成奇主编《物理医学与康复学进展》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8.1月第1版,780千字。

获奖

1、2009年《脑外伤患者的综合康复护理》河北省优秀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二主研人。

2、2009年《脑卒中早期康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河北省卫生厅优秀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主研人。

3、2010年《脑卒中早期康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河北省科技厅医学科技成果奖三等奖,第一主研人。

4、2013年《高压氧在中枢神经病损中的应用研究》获河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二主研人。

科研立项

1、 高压氧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2011年卫生厅课题

2、 不同压力、不同介入时间、不同吸氧时间、不用疗程高压氧对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围组织脑水肿的影响。2013年院级课题

3、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2015年院级课题

4、 高压氧治疗头罩的研发与应用。2015年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课题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二科

2018.01.06

版权所有 @ 201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冀ICP备13012181-2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51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  邮编:050000  总机:0311-66002999  邮箱:pub@hb2h.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方卫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