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患者版
省部级研究培训基地:全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培训基地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暨柯棣华中-印友好医院,始建于1918年,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是河北省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急救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作为亚洲国际救援会员单位,经过多年团结奋斗及拼搏进取,河北医科第二医院已被授予国家级爱婴医院、首批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并担负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腔镜培训基地、卫生部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的、卫生部心律失常培训基地等多个专业学科的医疗、科研、教学任务。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1年被卫生部(现卫健委)确定为全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培育基地,2014年正式成为全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培训基地,也是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首批心律失常培训基地之一。多年来,一直在心律失常的临床诊疗及人才培养方面孜孜不倦的努力工作,规范介入治疗操作流程、培育心律失常诊疗的新生力量,并结合新兴智能医疗科技,攻克危急疑难病例,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整体水平在省内同一领域具领先水平。 河北医科大学二院心血管内科始建于1958年,在国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都本洁教授带领下,上世纪80年代开展了右心导管术、起搏器植入术等心血管介入检查与治疗。1996年,成功装了河北省首台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1998年,我科傅向华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点再同步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并获得2003-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成果发表了多篇中华系列杂志论文。2004年,《ICD的应用和心脏性猝死预防研究》子课题获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年,《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预测研究》子课题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同年,崔炜教授、刘凡教授承担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研重点课题《心大静脉心室同步起搏对心脏传导、心功能的研究》,发表SCI论文1篇及国家级论文数篇。近年来,刘凡教授及其团队开展了《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对心脏短期起搏阈值的影响及与心肌损伤关系的研究》、《右心室间隔起搏方法探讨》、《前胸深静脉体表标志》、《希蒲氏系统起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等一系列临床科研课题研究,率先在河北省开展了抗核磁起搏器、皮下ICD植入。河北医科大学二院心血管内科为河北省ICD、CRT、CRTD植入量最多的单位之一,近年我院心脏起搏器年植入量达到500台。

1998年,我院开展射频消融工作,是河北省较早开展此项工作并能够独立完成该项技术的单位之一。刘凡教授等承担了河北省卫生厅科研课题《射频消融术对心功能、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及旁道简化定位》系列研究, 于2004年获河北省医学会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2009年,李拥军教授承担河北省卫生厅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三维标测在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中的应用》,较早在全省开展三维标测下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我科配有精准三维标测CARTO系统、射频消融设备、冷冻消融仪器,常规开展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项目,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左心耳封堵等介入技术均有效应用于房颤及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在绿色安全消融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心血管内科床位500张,自2015年起,我科心律失常消融数量超过1000例;2017年起,房颤消融年手术量超过600例,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在2018年全国房颤中心建设中,我科成功成为国家首批房颤中心。 心律失常培训基地拥有心律失常介入治疗3名指导教师(刘凡、李拥军、鲁静朝),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历,均为研究生指导教师,临床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1名基地秘书(苗成龙)。心律失常培训基地一直坚持医、教、研共同发展原则,依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这一坚实的医院资源及长期积累形成的浓厚教学氛围,各位带教老师言传声教,在临床工作中帮助学员积累经验,规范诊治流程。同时,每年多次举办国内及省内大型会议及各种心律失常培训学习班,满足学员及基层医生的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心律失常培训基地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管理、电生理检查、介入治疗、围术期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长期随访等多方面进行培训,努力使学员成为心律失常诊疗领域的合格人才,积极推动我省心律失常诊疗领域的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近年来,已成功培养学员20余名,均达到国家卫健委的培训需求,并取得国家授予的培训合格资质。 2019.1.17

版权所有 @ 201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冀ICP备13012181-2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51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  邮编:050000  总机:0311-66002999  邮箱:pub@hb2h.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方卫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