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患者版
文学艺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参观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主题活动有感

3月28日下午,我和付洁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跟随第五党总支第二党支部赴和平医院的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当天下午天气有些阴冷,更增添了庄严肃穆气氛。首先来到白求恩纪念馆,对于白求恩大夫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上学时无数遍背诵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当时曾想过这会是怎么样一种精神,怎么会有人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呢?当听到纪念馆讲解员娓娓道来的白求恩事迹,我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白求恩同志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于1938年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远赴中国延安,协助中国革命战区的医疗工作,因手术刀割伤手指感染,于1939年11月12日因败血症医治无效逝世,终年49岁。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份他写给美国援华工会的工作报告,写到:1939年2月至7月,医疗队在河北中部行程约1504里(750公里),战地手术315次,设置手术室、包扎所13处,组织流动手术队2个,举办医生和护士训练班2个。这是怎样忙碌的一种工作状态!但是这样忙碌的救治工作,他还编写了很多外科教材,纪念馆陈列教材展示柜上有一张他利用打字机编写教材照片,讲解员介绍,这是白求恩同志腿受伤时利用休养时间在编写教材,他抓紧每一分钟工作!纪念馆里还陈列着白求恩发明的人工气胸器;为了随部队行医方便而设计制作的马背上的药品盒,这个盒子搭上门板就可以成为战地手术台。他生前写的最后一封信里,他还不忘告诉聂司令员,“千万不要去北平天津一带购买药品,那边价格比沪港贵两倍。”这一件件事迹让我感受到了毛泽东同志文章里所写;“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我又在想到底是怎样一种力量让他做到这些呢?这,应该是一种信仰,一种共产党员的信仰。他的简介里写到青年时代的白求恩当过工人,卖过报纸,劳动人民有过广泛接触。他的日记里写到“我们必须运用技术去增进亿万人的幸福,而不是用技术去增进少数人的财富”;“医生要到人民中间去”。这就是他能加入共产党的最初动力。

带着参观白求恩纪念馆的感动,又参观了柯隶华纪念馆。柯隶华同志于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并担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1942逝世。和白求恩同志一样,柯棣华和医疗队的同伴们一直工作在抗战的一线,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柯隶华同志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来到延安后,他脱下自己的皮衣皮帽,换上了土布棉袄。他常说:"我来是为了革命,不是为了享受"。艰苦生活中,他总是乐观、愉快地说:"我在此间虽然过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活,但我觉得我充满了活力和愉快。”柯隶华在1942年7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在想一定是他的理想信念在这里找到了土壤。

参观是短暂的,但我却被两位国际友人的精神深深感染着、鼓励着也思考着。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而对于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让白求恩同志跨越了国界和肤色,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帮助这里的人民,并且在那样一个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还保持着自己对于医疗技术的追求。而柯隶华大夫秉承着自己的理想来到中国,并在这里找到了终身的信仰。共产主义是不分国界和肤色的,因为他们的信仰是一致的,都把服务人民放在了第一位。而这样的理想和信仰又让他们对于自己的医术精益求精,百折不挠。“白求恩式的革命者,白求恩式的科学家”就是一面精神的旗帜,激励着我和付洁,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

第五党总支第二支部 入党积极分子 刘 晓

2019年3月30日

点击量:8712
版权所有 @ 201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冀ICP备13012181-2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51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  邮编:050000  总机:0311-66002999  邮箱:pub@hb2h.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方卫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