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患者版
文学艺术

在少数民族那里——留下了儿科医生的足迹

离退休——郭稳捷

1985年4月,我们二院儿科接到了省卫生厅通知,要抽调1名儿科医生去贵州支边,消息传来,大家都非常惊讶,会派谁去呢,心里在打鼓。详细地址是:贵州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黔西南州医院”。这个地区可是有名的“老、少、边、穷”啊!也就是指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边远穷困地区。经科里研究,决定派我去,在这之前我也早有思想准备,我是党员,也是科室副主任,应该带头,责无旁贷。因此,便接受了这一安排。

临走前,储宗瀛老主任跟我谈话,他说:“任务艰苦而光荣,这是科里对你的信任,咱们省为什么去贵州支边呢,这里还有一段典故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的铁蹄踏进保定,学校历经劫难,河北医学院被迫停办,之后南下贵阳,与贵阳医学院合并,称为“国立贵阳医学院”,抗战结束后,于1946年学院又搬回保定,从此之后,两个学校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互相往来,互派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这次他们有难,我们能不支援吗?”说到这里,我心服口服,义无反顾地踏上南去的火车,直达目的地。

四月的天气,虽然已是春天了,仍感冷嗖嗖的凉意袭人,这次去贵州的还有一位河北医学院的英语老师时玉军。卫生厅的领导、二院医务科的张洪文主任、家属共7人前来车站送行。一一握手告别后,我们就上车了,这次列车是从石家庄直达贵阳的“快车--硬卧”。上车后感到快车并不快,在车上整整坐了两天一夜才到达贵阳。下车后,黔西南州医院的院长亲自接站,吃了早饭,就乘坐院长开来的“皇冠”轿车开往兴义市,一路上全是盘山小路,往下看就是万丈深渊。院长说:前几年曾有一位北京来的教授在这儿出了事。因此,我们回来时就没有从这儿走,是从兴义到昆明,再从昆明坐火车到石家庄的。

院长很健谈,他说:“这次来贵阳接你们,顺便买了一件旧西服,说是从香港过来的。”紧接着便把衣服拿出来给我们看。我当时想这么一位堂堂院长,怎么还买件旧衣服穿呢,就不怕有什么疾病传染上?可以想象这个地方的人贫困啊!在汽车上又坐了一天,晚上才到达了兴义市黔西南州医院。

第二天,院领导、科主任、护士长接见了我们,介绍了医院的情况,安排了吃住,分配了工作。我住在门诊二楼一间办公室里,房间很小,除了一张床外,没有什么家具,也没有电视,上厕所要去楼下公厕,周围杂草丛生,有些害怕和不习惯,后来发现这里还比较安全,慢慢也就适应了。

我的工作主要在儿科门诊,有时也去病房会诊,门诊病人不多,但来的都是重病人。记得,有一次来了一个2岁的小男孩,急性腹泻、重度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精神萎靡,在家已经治了三天了,问他爸爸怎么治的,他说拉的厉害时就从肛门里塞个罂粟葫芦(是制鸦片的原料)就稍好些,我看患儿除了脱水外,还有III度营养不良,命在旦夕,劝他住院治疗,他说没钱,只带了7元钱,这里住院押金,最低20-30元,怎么办?我身上也没带多少钱,当时我给他垫付上13元凑够20元住院了,经抢救好转出院了。另外,还遇到一些贫血的孩子,贫血、黄疸、肝脾肿大,多半是地中海贫血,都应该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为没有钱,只能任其发展听天由命了。还有一个患儿,三岁,心脏扩大、杂音很响、慢性心衰,我考虑是扩张性心肌病,劝其转到省级医院治病,也是没钱去不了,作为大夫我也感到无能为力。除此之外,还给他们讲课,如小儿肺炎、腹泻、贫血等常见病多发病,受到科室人员好评。

黔南西州,是少数民族自治州,这里主要是布依族,其次是苗族、回族、汉族。少数民族,最讲究节日,据说他们有60多个节日,我正赶上端午节,这天热闹非凡,走亲、访友、互送艾草,这天我第一次吃上蛇肉和草木灰粽子。儿科主任的夫人,一大早就端来一碗新炖熟的蛇肉给我送来。她说:“吃吧,和鸡肉一块炖的,没怪味。”盛情之下,难以推脱,我只好吃了几块。这里的粽子多种多样,有肥肉的、有白糖的、有红小豆的等等,但不管是哪一种,里面都放草木灰,所以粽子呈灰黑色,问她们也说不清,估计是喜欢草木灰的香味,或者是增福辟邪吧。

三个月的支边任务基本完成了,说是轮转接班,有人接替,可是等到8月份还没有来接班,当地医院也不让走,一直到8月中旬,才返回石家庄。

在这近四个月的时间里,虽然生活艰苦,工作劳累,但还是有收获的,特别是这些“老、少、边、穷”地区是很落后,是应当改变的。刚到此不久,就听到当地流传的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身无三分银,人无三分情”这确实是真实地写照。现在随着祖国的发展进步,当地的医疗、生活、教育已经今非昔比了,相信会越来越好。

三十二年过去了,现在这所医院已改名为“黔南西州人民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是黔、滇、桂三省结合部最大一家地州级医院了。

以上这些,是我亲身的经历,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作为小故事讲给大家听,也作为向二院百年华诞献礼吧!

附:照片3张

左一为郭稳捷主任,中间为黔西南州医院当时院长,右一为英语老师

时玉军,照片拍摄于1985年7月

左一为当时黔西南州医院儿科主任,中间为郭稳捷主任,右一为英语老师时玉军,照片摄于1985年7月

郭稳捷主任与黔西南州医院全体儿科医护人员合影,1985年7月于贵州兴义

点击量:10791
版权所有 @ 201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冀ICP备13012181-2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51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  邮编:050000  总机:0311-66002999  邮箱:pub@hb2h.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方卫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