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患者版
医院动态

疫情下的二院人:最亲密的爱人 最温暖的家书

关键字:家书     

窗外,熙攘的街道、火红的灯笼,大街小巷年味越来越浓。然而,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厚重不透气的防护服,在病毒与百姓间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是什么让他们敢于驻守一线,又是什么让他们无畏逆行?当我们问起他们,每一个人都坚定的告诉我们,是医者的责任,是亲人的爱,是他们坚守逆行的力量。

“你是来会诊的吗?是我请的会诊!”

“请问,是老耿吗?”

“呀,是你!”

1月19日下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隔离病房,一对医护夫妻通过声音认出了彼此。

这对医护夫妻,一位是我院儿科副主任陈源,而另一位则是他的妻子,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隔离病房的呼吸科医生耿江辉。1月13日,陈源作为省级专家组成员从支援地,河北省胸科医院转赴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支援抗疫工作……“因为都穿着防护服,还带着口罩和护目镜,一开始都没认出来。我以为他是我请来会诊的医生,后来,他听出了我的声音,叫我'老耿',我才确认是他。”陈源的爱人耿江辉说。“我们在同一家医院,但两人班次不同、岗位不同,也没有机会见面,平时都靠微信联系。”陈源说道。

两人以这种奇特的方式和爱人见面他们都没有想到,当时也挺惊喜的。

https://v.qq.com/x/page/y32273xcqiu.html

支援胸科医院医疗队的科研处处长赵滨,自从1月16日进驻胸科医院后,主要负责整个院区的护理工作。建章立制、现场指导、经验分享等工作都手把手亲自完成。时由于护理工作量繁重,她还时刻关注着护士们的心理健康,随时展开心理辅导为大家加油鼓劲,提升信心。对工作亲力亲为,却对爱人和孩子无暇关注。赵滨的爱人同样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其就职的医院坚守岗位,刚刚上大学的孩子因为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只能放假转住到外地亲戚家。“一家三口,谁也见不到谁。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去年的疫情,我们也都习惯了。谁让我和他爸爸是医务工作者呢?选择了这份职业,就不能忘了从医初心,要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赵滨笑呵呵的说,然而,当看到女儿写来的一封信时,却瞬间红了眼睛。

东院区心内一科主治医师刘涛,自疫情发生后,和无数二院人一样,并肩投身到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中。不久前,被紧急抽调到本部感染科隔离病房进行支援。刘涛的爱人就职于省电力局,也在单位坚守岗位,保障全省正常供电。当得知妻子进入隔离病房后,他将万千叮嘱汇集成了一封深情家书。

东院区心内一科主治医师刘涛收到的家书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霍颖浩在支援胸科医院医疗队中工作,一连多天都在紧张的工作中,顾不上和家人联系。正在读初二的儿子霍弈铭每天都盼望着爸爸的电话能响起。得知爸爸过年也回不了家,孩子以文字寄托对爸爸的思念。

驻胸科医院医疗队霍颖浩收到儿子的长信

东院区的护士刘慧的老公因为疫情被迫在北京回不了石家庄,他给老婆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信。

东院区护士刘慧爱人的家书

东院区急诊科护士长高梦颖从东院区接收病人的那一天起就不再回家。在读大学的儿子知道后,既担心妈妈,又不敢让妈妈知道自己的思念影响工作。于是,给妈妈写了一封长长的信。

东院区急诊科高梦颖儿子的信

风湿免疫科护士王娟在支援胸科医院医疗队工作,他的爱人和孩子分别用诗词和图画为她写去了浓浓的思念。

支援胸科医院医疗队王娟爱人与孩子的思念书信

儿科郭文香副主任医师,则以题为“写给女儿”的散文诗,抒发对女儿的思念。

内分泌支援胸科医院医疗队护士王磊磊期待和日思夜想的宝贝女儿小朵朵早日见面,共沐春光。

编后语:自古有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疫情中的家书,更饱含浓浓的牵挂、担忧、叮嘱、期盼。在电子时代,一封一笔一划、文笔朴实却包含亲情的家书更显弥足珍贵,更是千万防护服下,无坚不摧、在生命线上勇往逆行的医务工作者,心里最坚实的支撑。而文字后的人,也是他们心里最柔软的牵挂。当他们脱下防护服,摘下护目镜,也不过是最寻常的父母、子女和爱人。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不过疫情当前,病人需要,才有千千万万披上白袍,化身病毒隔离墙的医务工作者,为我们护安康,保平安。

纸短情长,家书思安,封印在责任中的爱化为声声叮嘱、句句祝福。让我们同盼春暖,共待花开。

点击量:6362
编辑:宣传部 杨玫
2021-02-11 10:40:37
版权所有 @ 201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冀ICP备13012181-2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51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  邮编:050000  总机:0311-66002999  邮箱:pub@hb2h.com
技术支持:天津市方卫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