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血管瘤的32磷治疗
血管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起源于中胚叶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其病因是局部血管壁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所以基本的病理改变是扩张的毛细血管互相融合,血液充斥其中。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出现于皮肤、粘膜,甚至肝脏。肌肉等。全身各部位皮肤均可发病,婴幼儿发病率在2%左右,成人的皮肤血管瘤,多数是婴幼儿时期的病变未引起重视的结果。血管瘤的治疗越早越好,年龄越小***越高,尤其是生长在面部和功能重要部位的更不容忽视。
皮肤血管瘤的害处
(1)影响美观:体表血管瘤可发生于人体表面各部位,但以颌面、颈、躯干、四肢等部位多为常见,因其颜色多为红、黑、青且形状不规则或外凸,或曲张,或蜿蜒等,严重影响美观,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2)受外力撞击、压迫影响,引起大出血致使血流不止。
(3)破坏周围的组织,引起畸形,影响功能。
(4)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异常。
(5)瘤体发生溃疡。
(6)肢体严重畸形。
血管瘤的类型
1、鲜红斑痣:
又称葡萄酒色痣,为先天性疾病,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被发现,好发于面、颈、头部,有时累及粘膜,早期一般不高出皮肤,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表面代谢出现障碍,至35岁后,原有病变处常迅速生长出大小不等的瘤状突起,有的如鸡蛋大小,有事痛痒感明显。
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多为斑片状,呈红色、暗红色或青红色,不搞出皮肤表面,压之部分可褪色或完全褪色,常在头面部单侧发生。病变随人体长大而相应增大。
治疗方法
冷冻:小面积鲜红斑痣可试用。
激光:治疗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瘢痕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应用多次小剂量治疗方法比较理想;年龄大的患者,及时进行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可以防止瘤体突出物的发生。由于病变的不均匀性可产生皮肤色素脱失。
2、草莓状血管瘤:又称单纯性毛细血管瘤,是血管瘤中***常见的一种,多为先天性,全身均可发病,可单发,也可多发,形状不一。
多在出生时或生后不就即可见,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病,好发于棉布、头皮、颈部、四肢及躯干,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鲜红或暗红色,高出皮肤表面的肿瘤,大小不一,从米粒大小到草莓大小或更大,边缘清楚,质软,压之不退色,多为单发,出生后1-3月内迅速生长,增大的学管理可因外伤破裂而出血或继发感染。
治疗方法: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利用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β射线,在电离作用下使病变组织发生形态及功能变化,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发生炎性改变、萎缩,以致血管闭合,***后为纤维细胞代替达到治疗的目的。
各种年龄的血管瘤均可用此种方法,特点是无任何痛苦,不留瘢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疗效确切,是***选的治疗方法,***达98%以上。
3、海绵状血管瘤:虽是先天性良性肿瘤,但在血管瘤中它是危害***大、治疗方法少且效果***差的一个类型,临床实践表明,在诸多治疗方法中,放射性核素治疗仍然是***选的治疗方法。
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随年龄增长不断扩大,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病,发生于头面部、口腔、舌或咽部等要害部位的病变,常引起功能障碍,甚至导致附近骨骼变形。表现为皮肤皮坦或明显隆起,柔软而有弹性的皮下肿块,边界不清,皮损大小不等,深浅不一。常单发,可见大面积病变者,肿瘤较大时有压迫感和隐痛,继发血栓或感染时可引起疼痛、溃疡和瘢痕,受外伤破裂时常出血不止。伴发血小板减少和紫癜是本病的一种严重类型。
治疗方法:
据临床观察,海绵状血管瘤自行消退的可能性极小,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甚至终生致残的患者并不少见,引起早期治疗时关键,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且创伤较大,复发率高;皮质类固醇激素瘤内注射或注射硬化剂,也可抑制血管瘤的迅速增长,但疗效不理想;放射性核素敷贴及32磷胶体腔内注射治疗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4、混合性血管瘤:由草莓状和海绵状血管瘤组成,它的危害性仅低于海绵状血管瘤。
临床类型呈多样性,有的以草莓状血管瘤为主,有的以海绵状血管瘤为主,也有的二者各占一半。
治疗方法
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单独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敷贴加腔内注射治疗同时提高混合性血管瘤***的***佳方案。一般先采用外敷贴治疗草莓状血管瘤1-2个疗程,再行瘤体内介入32磷胶体照射治疗;但若病变以海绵状血管瘤为主,表面单纯性血管瘤小或薄或散在分布等,可直接行32磷介入治疗。